“鹰眼”巡检、远程监控、一屏统管……上海“战高温”的人为何变少了?
最近,上海高温“超长待机”,橙色预警时常准点报道。为了市民能够安然度夏,“战高温”成了当下城市运行的关键词。不过,随着数字化转型和科技创新,近年来,不少需要顶着烈日奋战一线的工作,被无人机、远程监控等技术手段替代,“站大屏”的人多了,“战高温”的人少了。
监控大屏降低人工巡视强度
“±500千伏宜华线下有吊车准备作业了,立刻通知设备主人前往现场开展安全告知和监护。”
“500千伏远亭线下的大棚有破损,立刻通知班组安排加固处理。”
每天一早,位于国网上海超高压公司虹杨基地的上海输电数字化监控中心内,监控大屏上不停推送着全市重要输电线路通道的实时画面,并不时伴有告警信息。值班人员第*一时间将甄别后的隐患信息告知运维班组,确保距离最近的人员力量能迅速赶赴现场处置。
“疫情期间,数字化监控手段派上了大用场,不仅减少人员流动,更节约了抢修时间。”国网上海超高压公司输电数字化监控中心值长乔丰翔表示,受制于疫情管控措施,检修人员通常难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,而安装在“电塔”上端的远程监控摄像头每隔15分钟自动拍摄一张照片,并回传至监控中心,可实现第*一时间发现隐患。
今年4月一条入沪高压输电线有异物悬挂,5月输电线路范围内发生火灾,乔丰翔说:“这些隐患如果不及时清除,主电网可能受到影响,引发大规模停电,试想封控期间停电会给市民造成多大的不便?”
“迎峰度夏以来,监控中心通过远程巡视累计发现并处置输电线路重要外破隐患11起,不仅保障了主电网的安全运行,还有效降低了高温期间人工巡视的强度。”国网上海超高压公司输电运检中心主任谢小松说,高温天在外巡视的检修人员比以往少了许多,但却能保证从发现隐患一小时内抵达现场的高效率。
记者在嘉定区的西上海发展油氢合建站也发现了一块监控大屏——加氢站SCADA站控系统。
“烈日炎炎下,坐在空调间内,总比一直待在40℃的户外要舒服。”值班人员只需要坐在屏幕险,便能实现了从管束车到均压管再到加氢机全链路的数字化监控,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,系统都将自动报警并找出泄露点。加氢站的工作人员只需要每隔两小时,通过便携式氢探仪将站内阀门全部检查一遍,以实现“双重保险”即可。
设备“上天入地”,人员减少暴晒
除了数字化监控手段,“上天入地”也是减少“战高温”的有效手段。
记者在国网上海超高压公司看到了一支专业的无人机“战队”。目前,国网上海的“鹰眼”无人机智巡中心,配有团队成员47人、无人机58架,其中13架为可自主巡检的精*确定位无人机。
乔丰翔介绍说,“鹰眼”团队利用无人机自主巡检、无人机三维激光雷达扫描测距等技术,累计完成40多条重要线路的全覆盖特巡。迎峰度夏期间,该团队还重点对复奉直流等重要线路开展无人机特巡,并进一步优化图像识别技术,以提高设备缺陷检出率。
以前每年夏天,巡检工人都要开车逐一检查线路安全,遇到超高线路还必须带上望远镜和照相机,每天巡检一趟风吹日晒,夏天尤为如此。“无人机的运用至少节省了30%—40%的巡检人力,更关键的是,无人机在智能缺陷识别方面‘秒杀’人力巡检,终于不用大热天爬上输电塔检查螺丝了。”他说道。
无人机“上天”之外,变电站“入地”后,也减少了运维人员“战高温”的痛苦。500千伏五角场变电站便是这样一座地下变电站。
由于该站是国内首座500千伏全地下智能变电站,站内变压器、GIS等主设备均安装了智能在线监测装置,因此与常规变电站巡视工作不同的是,运维人员可通过后台实时监测设备状态,即在巡视前就可以较为准确地掌握各类设备的健康状况。
“这就好比我们拿着设备的‘体检报告’去开展进一步的专项检查,相比以往可以更有针对性、更为为精准地查找设备缺陷隐患,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工作。”国网上海超高压公司虹杨中心站主任潘征宇说。
此外,五角场站还将大型地下变电站内复杂的主变冷却系统、消防系统、通风系统、排水系统等集中接入到的辅助设备智能监控平台,不仅实现了“一屏统管”,更最*大限度避免了地下变电站因进水、火灾等原因造成的主设备故障。
热门关键词:远程监控,物联网
本文转载自物联网世界网,世孚科技本着传播知识、交流学习的目的进行转载,为网友免费提供,并已尽力标明作者与来源,不为其版权负责。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、不确或遗漏,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。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,本站将立即删除。